
“天眼”護藍天,查污不含糊
藍天白云下,一架不起眼的無人機掠過工廠上空,意外捕捉到關鍵畫面,成為環保執法的“千里眼”!近日,南通市啟東生態環境局根據熱心市民提供的線索,通過高空偵察和現場突擊執法,精準查獲一起玻璃纖維管道生產企業未批先建的案件,為深化“群防共治”環保新格局再添生動實踐。
奔赴現場,急民所憂
某日,環保值班電話不斷響起,多名熱心市民反映,其所在的出租屋周邊聞到大量的刺鼻性氣體,懷疑是周邊企業偷排廢氣。啟東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,對周邊區域內的企業進行排查。最終,他們停留在了一家大門緊閉的工廠門口。現場聯系企業負責人,他的回答是廠房搬空,已長期停產。難道這家廠真的長期停產無人?門口的紅色轎車只是臨時停放?
擦亮“天眼”,識別貓膩
執法人員隨即使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偵察,越過冰冷的護欄爬至高空,他們突然發現這家工廠從車間門口至大門間有車輛出入的痕跡。這一重大發現讓執法人員意識到這個車間近期必然有設備進出。于是,執法人員選擇在遠處蹲守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半小時后,一輛運輸車從廠門口進入,執法人員立即跟上并提前打開執法記錄儀,原本緊閉的車間大門此時緩緩打開,一股刺鼻味道撲面而來,執法人員瞬間意識到他們找對了地方。
鐵腕查處,閉環監管
經現場調查核實,該企業廠房目前由負責人的親戚代為看管,這位臨時負責人在明知未辦理相關環評手續的情況下,懷著僥幸心理建設兩條玻璃纖維管道生產線。該企業的行為明顯違反了生態環境相關法律法規,執法人員當即對其制作現場檢查筆錄,固定相關證據材料,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環保法律法規宣傳教育。目前,啟東局已對該企業開展整改“回頭看”復查,督促企業關停拆除生產設備,形成“發現—查處—整改—復查”的監管閉環,鞏固執法成效,守護群眾生態環境權益和橫瀝的藍天白云。
通過無人機的“天眼”,執法人員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地方情況,利于發現平面檢查不易發現的問題,尋找蛛絲馬跡,實現環境監管全方位,同時能到達人員無法到達的地方,真正利用科技手段解決執法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問題。